隨時讓心窩的暖,暖透孩子的夢~青鳥工房 張家維設計師 專訪
(原文刊登於台灣珠寶雜誌115期)
今天要跟大家介紹,在媽媽圈引起話題的一位設計師,青鳥工房的張家維。青鳥工房除了承接一般婚戒、珠寶設計的案子,最特別的是將小朋友、大人的圖畫,或是寵物的骨灰,重新設計成親子珠寶。甚至有美國、英國、港澳等地的爸爸媽媽,特地請他幫忙設計。(編輯室)
編:我們首先要請教家維,怎麼想到要做親子珠寶?
張:最早,看到我小孩第一次畫的圖畫,那時候就在想,我要用什麼方式,將這份感動永遠珍藏起來?說到珍藏,莫過於珠寶了;在協會前輩的協助下,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行,就成了現在的親子珠寶。國外其實也有類似的東西,所以我立下一個目標,如果我不是最早的,我就要是最好的!
編:我們看到家維的作品,還原度很高,比國外還要精緻有趣,請問這是怎樣辦到的呢?
張:這是拜我龜毛,以及現今科技之賜。大概從2010年開始,我參加中華飾金寶石協會舉辦的3D珠寶設計課程,後來又上了協會的金工課、琺瑯課,結合這些技能,才有機會在這個領域進行創作。這些設計跳出一般師傅的想像,所以剛開始在打版、鑄造或電鍍時,碰到很多溝通上的困難。幸好前輩、師傅們願意聆聽我的想法,提供意見,協助我完成每一件創作。
編:短短不到兩年半的時間,你就累積了一百多件作品,我們看你的臉書跟網站,發表蠻多文章分享你的創作過程。那在你的作品當中,有哪件是你印象特別深刻的呢?
張:印象最深的有兩件。一件是美國亞特蘭大的小朋友,在她還是baby的時候就得了腦瘤,雖然救回一命,卻留下多重障礙。她爸爸為了感謝看護的照顧,拿她畫的圖請我設計,並將孩子的照片傳給我。看到她脖子上的氣切插管,同樣為人父母,真的很心疼。不過真的是奇蹟啦,在家人與護理人員的照料下,她已經七歲了,而且還能跟普通孩子一樣到學校上課!
這段因緣給我很大的激勵,因為孩子年紀雖小,卻有堅強的生命力跟意志力,去生存下來,突破肉體與現實的磨難。工作上要是遇到困境,我就會想起這位小朋友,拿她的遭遇來鼓舞自己。
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,是一位住在南部的媽媽。我跟顧客討論時,通常會問問看小朋友為什麼要這樣畫。小朋友想法跟大人不一樣嘛,有時候看起來無足輕重的東西,對孩子來說卻有重要意義,這是我在創作上極力想保存的。
我跟這位媽媽問到小朋友的想法時,她回答我說:「沒機會再問了…」我聽到,突然不知道該怎樣接話才好。這幅畫的主題是兩兄弟,這對小兄弟發生意外,永遠離開媽媽了。以我對人生的見解,最讓人心痛的事,莫過於此。所以我盡可能幫她把各種可供紀念的東西,像是孩子的手腳印、剛學寫字的簽名,通通加進作品當中。
媽媽收到作品之後跟我說:「這項鍊戴在身上,感覺好奇妙,握緊項鍊就可以給我滿滿的力量。」我覺得這句話是到目前為止,親子珠寶帶給我最大的回饋。
編:聽說你接了勞工局的邀請,擔任講師開課。請問你對有志從事珠寶設計的學生有什麼建議?未來又有什麼計畫呢?
張:很高興自己的努力能被看到。我也不是老師傅,能建議其他小夥伴的,就是盡可能整合資源,善用網路服務、內容產出來獲得能見度。網路的好處是門檻低,不受地域限制,但以客製化服務來說,要更進一步發展,還是得虛實整合。這也是我目前努力規劃的目標。
其他相關訊息
-
青鳥工房想做的,是全世界最精緻的親子珠寶
PostedDecember 21,2020 -
忘不了 純金琺瑯精油聞香項鍊
PostedMarch 31,2019 -
音樂的翅膀
PostedAugust 14,2018